1.内蒙古各市名称

2.帮我介绍一下鄂伦春族的起源和历史

3.保水保土耕作法

4.内蒙古属于哪个省份?

5.蒙古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6.内蒙古都有哪些城市

莫力达瓦天气预报15天的_莫力达瓦天气

内蒙古电话区号:0470-0482。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内蒙古界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

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的电话区号

0471?呼和浩特

0472?包头

0473?乌海

0474?乌兰察布

0475通辽

0476赤峰

0477?鄂尔多斯

0478?巴彦淖尔

0479?锡林郭勒

0470?呼伦贝尔

0482?兴安

0483 阿拉善

百度百科—内蒙古

百度百科—电话区号

内蒙古各市名称

是的,海拉尔区(Hailar District)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市辖区,是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教育、交通、信息、旅游中心,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28′~120°34′与北纬49°06′~49°28′之间。

截止2019年9月,呼伦贝尔市现辖14个旗市区。

其中有2个区 :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

5个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

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

68个镇、19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19个苏木(其中1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居住在海拉尔地区最初见诸史籍的民族是东胡,东胡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继而向东胡族发动袭击,一举大破东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匈奴,海拉尔为左贤王庭辖地。

汉朝时匈奴扰边,汉武帝遣卫青出塞北征匈奴,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为中国兵力至呼伦贝尔之始。匈奴即灭,鲜卑人尽据匈奴故地。公元1世纪,东胡族的后裔鲜卑拓跋部逐渐强盛,经海拉尔河“南迁大泽”,海拉尔为鲜卑部落联盟东部辖地

隋时突厥强盛,为其属地。

唐灭突厥,海拉尔地区归室韦都督府辖。突厥的灭亡,使室韦——鞑靼人得以向西逐步推进,呼伦贝尔全境为室韦——鞑靼之地。

宋朝,契丹族复强建辽国,室韦之地尽属,海拉尔地区归属乌古敌烈统军司辖。

元朝建立后,海拉尔地区归属岭北行省和林路辖,并把呼伦贝尔一带封给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在海拉尔河流域设置了海刺儿千户所,归属奴儿干都司斡难河卫。以恺腊儿鞋袒把秃为海喇儿千户,仍为蒙古游牧之地。

清初,游牧于呼伦贝尔诸部于天聪至崇德年间先后归清,清朝即抚有呼伦贝尔全境,直属清理藩院。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归黑龙江将军辖此地。

清末,民间以呼伦贝尔城在海拉尔河附近,故亦称之为海拉尔城。原呼伦贝尔城被称为“城里”或“旧街”,隶属呼伦贝尔副都统辖。称铁路两侧至东西交界街逐渐形成的房屋市井为“海拉尔”,是东清铁路交涉分局辖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海拉尔归属于黑龙江行省。

民国元年(1912年)初,海拉尔隶属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为府治所在地。

民国四年(1915年),呼伦贝尔为“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11日,呼伦贝尔盟同纳文慕仁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辖海拉尔市。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撤销呼纳盟建制。海拉尔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呼伦贝尔盟下辖海拉尔市,盟政府驻海拉尔市。

1969年8月,海拉尔市随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

1979年7月,由黑龙江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仍隶属呼伦贝尔盟。

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呼伦贝尔盟撤盟设市,为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地。

2002年2月,撤销县级海拉尔市,成立海拉尔区。

百度百科-海拉尔区

百度百科-呼伦贝尔

帮我介绍一下鄂伦春族的起源和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名称:

地级市:呼和浩特(首府)、包头、通辽、赤峰、乌海、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

县级市:满洲里、二连浩特、乌兰浩特、扎兰屯、牙克石、锡林浩特、霍林郭勒、丰镇、根河、额尔古纳、阿尔山。

扩展资料:

名称由来

清代将较早内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将后来陆续归附的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不设札萨克的察哈尔、唐努乌梁海等部称为内属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出“内蒙古”一词。

在蒙古语中,内蒙古的名称原来和汉语一致(鲍培转写:dotuγadumongγol;西里尔写法:дотоодмонгол)。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将蒙古语名称更改为(鲍培转写:?b?rmongγol;西里尔写法:?в?рмонгол),并沿用至今。

其中(鲍培转写:?b?r;西里尔写法:?в?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阳面”即“阴山的南面”。汉语一般仍称为“内蒙古”,也有少数人称这一地区为来源于漠南蒙古的一词,直译“南蒙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内蒙古

保水保土耕作法

鄂伦春”这一名称于清初始见文献记载。《清太祖实录》卷五十一在一份奏报中首次提到“俄尔吞”;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上谕中称之为“俄罗春”。此后才比较统一地以鄂伦春这名称来称呼他们。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一为使用训鹿的人,一为山岭上的人。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人口数为8196。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爱辉、逊克、嘉荫等县。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友。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

历史

鄂伦春族的祖先也是“室韦”,即森林人。到了元代,称之为“林中百姓”。明代泛指为“北山野人”,游猎于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西起石勒喀河,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迫使鄂伦春人南迁,集中分布于大小兴安岭。然而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直至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以前,他们仍至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游猎,并且还参加清政府定期巡逻边界等活动。只是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以后,鄂伦春族人民才丧失被侵占区域的广大游猎场所。清廷对于鄂伦春族的统治,迭有变迁。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把鄂伦族分成“摩凌阿”与“雅发罕”两部分,归布特哈总衙门管辖。“摩凌阿鄂伦春”为骑马鄂伦春之意,编入八旗组织,用以南征北战。“雅发罕鄂伦春”意为步行的鄂伦春,指失去驯鹿尚未得到马匹仍在游猎的鄂伦春族,分设库玛尔、毕拉尔、阿力、多布库尔、托河5路,路下分8佐,每佐设鄂伦春族佐领1人。每年清廷派“安达”进山一次,征取贡貂。光绪八年(1882),清廷废布特哈总管衙门,设立兴安城总管衙门,专管5路鄂伦春族。光绪十九年,兴安城总管衙门裁撤,将原来5路合并为4路16佐(阿力、多布库尔两路合并,其余未动),分属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4城副都统衙门。

军阀统治时期,只是废除了八旗组织的内容,4路16佐的机构基本上没有变动。管辖系统上,其中3路划归黑龙江省督办公署管辖,l路划归海拉尔蒙古衙门管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鄂伦春族名义上分别置于伪黑龙江省和兴安北省管辖。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期间,鄂伦春族人民奋起反抗,鄂伦春族子弟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参战。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祖国和本民族的生存。1945年8月获得解放。1951年10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自治旗建立。

社会经济

17世纪中叶,鄂伦春族的社会发展还停留在被称为“乌力楞”的父系家族化公社阶段。当时氏族组织虽仍然存在,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已不是氏族,而是“乌力楞”。每一个“乌力楞”包括着同一祖先若干代子孙的一些小家庭。“乌力楞”的家族长称为“塔坦达”,其内部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17世纪中叶以后,清廷对鄂伦春族的管辖制度更趋严密,鄂伦春与满、汉等族的经济交流也得到了发展,铁质工具、的输入,以及狩猎产品同农牧手工产品交换的发展,逐步在鄂伦春族社会内部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除猎场、森林、河流仍属于公有而外,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已由公有演变为私有,劳动组织和分配制度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原来孕育在“乌力楞”内部的个体家庭的崛起,终于导致了“乌力楞”由血缘组织演变成为地缘组织,氏族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到1945年8月解放前,鄂伦春族的社会已进至毗邻公社阶段。

鄂伦春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地势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正是高寒山区,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20度左右。莽莽兴安岭栖息着鹿、狍、犴、虎、豹、野猪、熊、狐狸、猞猁、水獭等野生动物,纵横交错的河流,生长着各种鱼类。这优越的自然环境最好的天然猎场,为狩猎的鄂伦春人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建国前,鄂伦春族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辅之以捕鱼、采集和手工业。社会内部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还没有形成社会分工。在1000多年前,就有关于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的记载。狩猎主要是男的事情,有时妇女也随同出猎。狩猎工具有、马匹和猎犬。主要采取集体狩猎方式,但已不是以“乌力楞”为单位,而是根据自愿临时组织起一个或几个“阿那格”分头进行。所获猎物在“阿那格”内平均分配,但兽肉的分配则是一直保持在“乌力楞’’内平分。同一“乌力楞”内未参加出猎的鳏寡孤独,一般比猎手分得要多。外来客人如果遇上分配,也照例可以分得一份。个体狩猎虽已出现,但为数极少。狩猎所获是鄂伦春族衣食的主要来源。捕鱼多用“挡集子”方法集体进行;也有的乘桦皮船叉鱼;用网捕鱼是从别的民族中传入的。捕鱼大都由男子负责,采集则多由妇女承担。捕获的鱼类,采集的野菜、野果,是鄂伦春族食物的一种重要补充,如一时食用不完,即把它晒干贮存起来,以备猎获物缺少时食用。

鄂伦春族的手工业主要有皮毛制品和桦皮制品;多由妇女制作。对在不同季节打猎所得的兽皮,她们按其性能和部位,缝制成适宜于不同季节穿用的服装;将从桦树上剥下的整张桦皮,加工制成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器皿。妇女们在这些皮毛制品和桦皮制品上面绣的或雕的各种图案。最能反映狩猎文化的传统特色。此外,男子还用手工制作骨器、木器和铁器。

近代以来,农业在部分地区的鄂伦春人中有了萌芽。清末及辛亥革命以后一段时期,政府强制推行“弃猎归农”政策,鄂伦春地区的农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从事农业非鄂伦春人所习惯,加之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的严重摧残,到1939年,鄂伦春地区的农业已被破坏净尽。

各个部分鄂伦春族之间由于从事着大体相同的生产,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换关系,交换多与其他民族进行。开始是偶然的,以后逐渐成为经常的,并由此打开了鄂伦春社会自然经济的大门,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

尽管鄂伦春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许多优良传统,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民族压迫,特别是日本侵略者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使鄂伦春族人口锐减,到1945年8月获得解放的前夕,鄂伦春族只剩下1千余人,境遇悲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在中国***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政权,于1951年10月1日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和多处民族乡。国家给予鄂伦春以特殊照顾,拨出大批资金,于1953年开始建筑新房,逐步实现了定居。现在绿树成荫的新村里幢幢整齐明亮的大瓦房以及学校、商店等代替了昔日的“仙人柱”。兴安岭上出现了电灯通明的新城镇。狩猎的土枪已换成和半自动。相继兴建了养鹿、养猪、养牛、养蜂场。每年向国家提供上千两鹿茸。农田耕作已使用多种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成倍增长。以往马是主要交通工具,现在筑起公路,通了汽车,铁路也通向鄂伦春的一些新城镇。过去连文字都没有的鄂伦春族人民,如今已普及了中学教育,不少青年上了大学;有了**队、文艺队、俱乐部、广播站,本族丰富的民间歌舞搬上了舞台与银幕。旧社会鄂伦春族地区无医无药,开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患妇女病的竟达妇女总数的80%以上,而今天乡有卫生院,大队有卫生所,村有卫生员,天花、伤寒等传染病已绝迹,人口成倍增长。特别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鄂伦春族人民的各项生产迅速发展,收入大为增加,生活显著改善。他们不仅大力发展农、牧、副业等生产,而且肩负护林防火的重任,护卫大小兴安岭森林的安全,为保障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出供应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

服饰

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文化。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如秋冬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

皮厚结实,防寒力强,适宜做冬装。夏季的狍皮毛质稀疏短小,适宜做春夏季的衣装。

鄂伦春族的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皮手套、皮坎肩、狍头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头皮帽。

这种帽子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作而成。其方法是:将狍子头皮剥下、熟好,把眼圈的两个窟窿镶上黑皮子,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狍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即可。这种帽子不仅保暖御寒,而且还是狩猎的极好伪装。据说如果不换上两只假耳朵,猎人在远处就会误认为是真狍子而出现误伤。

文化艺术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口头创作是鄂伦春人主要的文学形式。他们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等广泛地涉及了民族历史、社会、狩猎采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古老的族源神话《恩都力创造了鄂伦春人》、神话《伦吉善和阿伊吉伦》、《白衣仙姑》、《吴达内的故事》等,涉及鄂伦春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及对祖先的生活、英雄人物业迹的描述和歌颂。鄂伦春族的“扎恩达勒”(民歌),多以固定的曲调即兴编词歌唱,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尤其是新民歌,内容更为丰富。颜语、谜语,是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学形成,是生产劳动的反映,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这些口头文学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宝库。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他们边歌边舞,表现劳动生活的丰富内容。《熊舞》、《野牛搏斗舞》、《树鸡舞》、《依哈赖舞》、《红果舞》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转圈舞”是一种带有自我性质的群众性歌舞,男女都参加,边唱边跳。“假面舞”是融进了宗教内容的由“萨满”跳的祈求狩猎获得丰收的祭祀舞。

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鄂伦春族在载歌载舞时,常有这些乐器伴奏。

建筑

“斜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它是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很简陋的圆锥形房屋。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上面再覆盖上狍皮或桦树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顶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出烟,又可采光。南侧或东南还要留出一个让人出进的门。斜人柱上的覆盖物要根据季节的更迭而变换。冬天气候寒冷,多用狍皮覆盖。一架斜人柱约需狍皮五六十张。到了春天,天气渐暖,就可以换盖桦树皮了。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风向阳处,而夏天则多搭在地势较高、通风凉爽的地方。

斜人柱结构简单,拆盖极为容易,所用原料几乎俯首即拾。它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产物。定居以后,鄂伦春人大都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或土木结构的房屋,这种较为原始的活动性住房只有在秋冬季外出狩猎时才偶尔搭建,用以栖身或暂避风寒。

礼仪

鄂伦春族很注重礼仪,尊老爱幼是传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

鄂伦春族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生活习俗

鄂伦春族的物质生活极具特色。除食肉、衣皮外,过去的住所“仙人住”亦是狩猎文化的一种创造。“仙人柱”形同半张开的雨伞,由30多根树杆塔成,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覆盖兽皮,可很快塔成,可随时拆卸。“仙人柱”入门正对面的上方和左右两侧,专供人们坐卧,但有严格的规定。“仙人柱”中央终日燃烧着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仙人柱”后面的树杆上悬挂着盛有神象的桦皮盒子,一般不准妇女接触。

鄂伦春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实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各互相通婚的氏族成员之间,大多亲上加亲。家庭中男女地位不过分悬殊,唯财产继承权一般属于男子。一个家庭两代人共居的较多,如果人口过多,常常是长子结婚后在父母居处附近另立一“仙人柱”。妇女生育不得在原来的“仙人柱”内,须到远处设立产房,男人也不得入内接近,满月后才回家。以往,人死后一般行(即风葬)。下山定居后,一般行土葬。

鄂伦春族妇女绝活是给猎手制作“密塔哈”(狍头帽子)。这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戴上这种帽子可以诱惑猎物。鄂伦春人座森林、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衣、食、住、行都来自大森林的赐予。

鄂伦春族迁到黑龙江南岸以来,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90年鄂伦春马队曾给入侵的沙俄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夏天,河流里以桦皮船作为交通工具。现在鄂伦春族居住的地区已通了火车、汽车,交通更加方便了。

食俗

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近年来,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多了许多米面品种,面包饺子也很常见。

鄂伦春族食肉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食用最多见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

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两种,一种是马奶酒,用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然后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输入。

节庆

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春节的早晨,鄂伦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洒下一杯酒,当客人来拜年时,也要先拜火,然后往火里扔一块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带)。

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这种宗教与该民族特有的原始观念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们的宗教形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巫师)是沟通神人之间的使者。萨满教信奉的神灵相当多。鄂伦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风神、雨神、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等。除自然崇拜外,鄂伦春先民还崇拜“牛牛库(熊)”、“老玛斯(虎)”图腾,鄂伦春人忌讳直乎熊、虎名、而是称它“宝日坎(神)”、“诺彦(官)”、“乌塔其(老爷)”。鄂伦春族对祖先崇拜十分盛行,而且现在亦如此。

天文历法

过去鄂伦春人的历法十分原始、简单。他们辨别方位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星辰(北斗星)的位置、山脉的走向以及河流的流向。记月的方法是以月亮的圆缺为标准。从月出到月圆到月落,循环12次即为一年。记日的方法是:在一根绳子上穿30个小木棍,从正月初一开始,一天拔一根,30根为一月,重复12次为一年。对四季的划分主要以气候的循环为依据。“额鲁开依”,冰雪融化,即为春天;“昭内”,是青草长出来的季节,即为夏天;“保缘”,草木枯黄,即为秋天;“托”,是落雪的季节,即为冬天。

鄂伦春人经过长期观察,积累了一些气象方面的经验。他们认识到了有日环和月环的月分雨雪大;冬天刮南风预示要降雪;云彩发黄要大旱;春芦鱼胆膨胀,河水要上涨等。

内蒙古属于哪个省份?

一、标准条款

1 总则

1. 1 保水保土耕作

保水保土耕作是一种耕作方法,是在坡耕地上结合每年农事耕作,采取各类改变微地形或增加地面植物被覆,或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以保水保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为目的。

1. 2 保水保土耕作分类

1. 2. 1 第一类: 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主要有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掏钵 ( 穴状)种植、抗旱丰产沟、休闲地水平犁沟等。

1. 2. 2 第二类: 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主要有草田轮作、间作、套种、带状间作、合理密植、休闲地上种绿肥等。

1. 2. 3 第三类: 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主要有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留茬播种等。

1. 2. 4 第四类: 减少土壤蒸发的保水保土耕作。主要有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

1. 3 在实施保水保土耕作之前,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坡耕地治理的全面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降雨等条件,采取不同类型的保土耕作措施和建设坡面小型蓄排水工程。对25°以下未修梯田的坡耕地,采用保土耕作。

1. 4 采用保土耕作的同时,在坡耕地内部及其上部外侧,尚需设置坡面小型蓄排工程,防止外水进入。

1. 5 每一保土耕作的具体作法与有关规格尺寸,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条件; 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土质、降雨和农事耕作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2 第一类保水保土耕作———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

2. 1 等高耕作 ( 也称横坡耕作)

2. 1. 1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地区,耕作方向应基本沿等高线,有利于保水保土。我国南方多雨且土质粘重地区,耕作方向应与等高线呈 1% ~2% 的比降,适应排水,并防止冲刷。在横坡耕作基础上采取的沟垄种植、休闲地水平犁沟等措施,其沟垄方向均可按此原则处理。

2. 1. 2 将原有顺坡沟垄改为横坡沟垄时,应先经过耕翻,再进行横坡耕作,形成新的横坡沟垄。

2. 1. 3 实施横坡耕作的坡耕地,在坡面从上到下,每隔一定距离,还应沿等高线修筑若干道土埂,种草带、灌木带,或用套二犁作成水平犁沟,截短坡长,减轻水土流失:

2. 1. 3. 1 土埂初修高度宜为 40 ~ 50 cm,草带宜宽 1 m 左右。每年耕作时,从上向下翻土,使两埂 ( 或两带) 间的地面坡度逐渐减缓,同时每年加高土埂 10 ~20 cm,逐步形成水平梯田。

2. 1. 3. 2 土埂或草带的距离,随坡度和降雨不同而异: 坡度陡、雨量大的地方,间距可小些; 坡度缓、雨量小的地方,间距可大些。一般 15°以上陡坡地,埂间距 8 ~15 m,10°以下缓坡地,埂间距 20 ~30 m。

2. 1. 4 在有风蚀的缓坡地区,改顺坡耕作为横坡耕作时,应使耕作方向与主风向正交,或呈 45°角。

2. 2 沟垄种植

2. 2. 1 在坡耕地上应顺等高线 ( 或与等高线呈 1% ~ 2% 的比降) 耕作,形成沟垄相间的地面,容蓄雨水,减轻水土流失。

2. 2. 2 播种时起垄。应由牲畜带犁完成,并按以下步骤进行:

2. 2. 2. 1 在地块下边空一犁宽地面不犁,从第二犁位置开始,顺等高线犁出第一条犁沟,向下翻土,形成第一道垄,垄顶至沟底深约 20 ~30 cm,将种籽、肥料撒在犁沟内;

2. 2. 2. 2 在此犁沟上部犁半犁深,虚土覆盖犁沟中的种籽、肥料;

2. 2. 2. 3 再空一犁宽地面不犁,在其上部顺等高线犁出第二条犁沟,向下翻土,形成第二道垄沟相间。此后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

2. 2. 2. 4 在沟中每隔 3 ~ 5 m 作一小土垱,高 10 cm 左右,相邻两沟间的小土垱呈 “品” 字形错开。

2. 2. 3 中耕时起垄。主要用于玉米、高粱等高秆中耕作物。由人工操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2. 2. 3. 1 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条状播种,播种时不作沟垄;

2. 2. 3. 2 第一次中耕时 ( 苗高 30 ~ 40 cm) ,用锄将苗行间的土取起,培在幼苗根部; 取土处连续不断形成水平沟,培土处连续不断形成等高垄;

2. 2. 3. 3 取土时在沟中每隔 3 ~ 5 m 留一高约 10 cm 的小土垱,相邻两沟间的小土垱呈“品”字形错开。

2. 2. 4 畦状沟垄适于我国南方种红薯等作物,由人工操作,其步骤如下:

2. 2. 4. 1 按照 2. 2. 2 的步骤将坡地作成沟垄。

2. 2. 4. 2 每隔 5 ~ 6 条沟垄留一田间小路,兼作排水道,形成坡面长畦; 沿排水道 20 ~30 m每作一横向畦埂,将长畦隔成短畦。

2. 3 掏钵种植

2. 3. 1 一钵一苗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2. 3. 1. 1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用锄挖穴 ( 掏钵) ,以作物株距为穴距 ( 一般 30 ~ 40 cm) ,以作物行距为上下两行穴间行距 ( 一般 60 ~80 cm) ;

2. 3. 1. 2 穴的直径一般为 20 ~ 25 cm,深 20 ~ 25 cm,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 “品”字形错开;

2. 3. 1. 3 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方作成小土埂,再将穴底挖松,从第二穴位置上取 10 cm表土置于第一穴内,施入底肥,播下种籽;

2. 3. 1. 4 以后各穴,采用同样方法处理,使每穴内都有表土。

2. 3. 2 一钵数苗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2. 3. 2. 1 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挖穴,穴的直径约 50 cm,深约 30 ~ 40 cm。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方作成小土埂。穴间距离约 50 cm;

2. 3. 2. 2 将穴底挖松,深约 15 ~ 20 cm,再将穴上方约 50 cm × 50 cm 位置上的表土取起约10 ~ 15 cm,均匀铺在穴底,施入底肥,播下种籽,根据不同作物情况,每穴可种 2 ~ 3 株;

2. 3. 2. 3 以作物的行距作为穴的行距,相邻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 “品” 字形错开。

2. 4 抗旱丰产沟

2. 4. 1 人工操作步骤见图 2 - 1。

图 2 -1 抗旱丰产沟人工操作步骤

2. 4. 1. 1 从坡耕地下边开始,离地边约 30 cm,顺等高线方向开挖宽约 30 cm 的一条沟,深20 ~ 25 cm,将挖起的表土暂时堆放在沟的上方,见图 2 - 1 中 a;

2. 4. 1. 2 将沟内生土挖出,堆在沟的下方,形成第一条土埂,见图 2 - 1 中 b;

2. 4. 1. 3 将沟底用锹翻松,深 20 ~ 25 cm,见图 2 - 1 中 c;

2. 4. 1. 4 将沟上方暂时堆放的表土推入沟中,同时将沟上方宽约 60 cm、深约 20 cm 的原地面上的表土取起,推入沟中,大致将沟填满,见图 2 -1 中 d;

2. 4. 1. 5 在 60 cm 宽去掉表土的地面上,将上半部 30 cm 宽位置挖一条沟,深 20 ~ 25 cm,挖出的生土堆在下半部 30 cm 宽位置上,作成第二条土埂,见图 2 -1 中 e;

2. 4. 1. 6 将第二条沟底翻松,深 20 ~ 25 cm,见图 2 - 1 中 f;

2. 4. 1. 7 将第二条沟底上方约 60 cm 宽的表土取起约 20 cm 深,推入第二条沟中,见图 2 -1 中 g。

按此继续操作,直到整个坡面都成生土作埂,表土入沟,沟中表土和松土层厚深 40 ~50 cm,保水保土保肥,有利作物生长。

2. 4. 2 人畜结合,其施工步骤与人工操作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 在取表土、取生土、翻松沟底等步骤,都用牲畜带犁,顺等高线翻松地面土层,再用人工以生土作埂,推表土入沟,以提高工效,节省人力。

2. 5 休闲地水平犁沟

2. 5. 1 在坡耕地内,从上到下,每隔 2 ~ 3 m,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保持 1% ~ 2% 比降,作一道水平犁沟。犁时向下翻土,使犁沟下方形成一道土垄,以拦蓄雨水。

2. 5. 2 在同一位置翻犁两次 ( 套二犁) ,加大沟深和垄高,加大沟垄容蓄能力。

2. 5. 3 根据不同坡度和降雨情况,犁沟的间距可加大或缩小。坡度陡、雨量大的地方间距小些,坡度缓、雨量小的地方间距大些。

3 第二类保水保土耕作———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

结合农事耕作,合理安排种植的作物,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特别在暴雨季节,要求地面有植物被覆,以减轻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

3. 1 草田轮作

适用于地多人少的农区或半农牧区。特别是对原来有轮歇、撂荒习惯的地区,应采用草田轮作,代替轮歇撂荒,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根据不同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草田轮作方式。

3. 1. 1 短期轮作。主要适用于农区。种 2 ~ 3 年农作物后,种 1 ~ 2 年草类。草种以毛苕子、箭舌豌豆等短期绿肥、牧草为主。

3. 1. 2 长期轮作。主要适用于半农半牧区,种 4 ~ 5 年农作物后,种 5 ~ 6 年草类。草种以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牧草为主。

3. 2 间作与套种

要求两种 ( 或两种以上) 不同作物同时或先后种植在同一地块内,增加对地面的覆盖程度和延长对地面的覆盖时间,减轻水土流失。

3. 2. 1 间作。两种不同作物同时播种。选为间作的两种作物应具备生态群落相互协调、生长环境互补的特点,主要有: 高秆作物与低秆作物、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早熟作物与晚熟作物、密生作物与疏生作物、喜光作物与喜阴作物、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等不同作物的合理配置,并等高种植。根据作物的生理特性分别采取以下两种间作方式:

3. 2. 1. 1 行间间作。适当加大第一种作物的行距,在每两行作物之间种植第二种作物,两种作物的株距不变;

3. 2. 1. 2 株间间作。适当加大第一种作物的株距,在每株作物之间种植第二种作物,两种作物的行距不变。也可进行双行间作。

3. 2. 2 套种。在同一地块内,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行间或株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两种作物收获时间不同,其作物配置的协调互补与株行距要求与间作相同。根据作物的不同特点,在播种时间上分别采取以下两种作法:

3. 2. 2. 1 在第一种作物第一次或第二次中耕以后,套种第二种作物;

3. 2. 2. 2 在第一种作物收获前,套种第二种作物。

3. 3 带状间作

3. 3. 1 作物带状间作:

3. 3. 1. 1 间作的作物种类参见 3. 2. 1;

3. 3. 1. 2 间作条带方向,基本上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保持 1% ~ 2% 的比降;

3. 3. 1. 3 条带宽度一般 5 ~ 10 m,两种作物可取等宽或分别采取不同的宽度,陡坡地条带宽度小些,缓坡地条带宽度大些;

3. 3. 1. 4 上述条带上的不同作物,每年或每 2 ~ 3 年互换一次,形成带状间作又兼轮作。

3. 3. 2 草粮带状间作:

3. 3. 2. 1 间作的作物和草类可参照 3. 1. 1 和 3. 1. 2;

3. 3. 2. 2 条带的方向基本上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呈 1% ~ 2% 的比降;

3. 3. 2. 3 条带的宽度一般 5 ~ 10 m。作物带与草带的宽度,不同情况下分别采取不同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可取二者等宽; 地多人少、坡度较陡地区,草带宽度可比作物带宽度大些; 地少人多、坡度较缓地区,草带宽度可比作物带宽度小些;

3. 3. 2. 4 每 2 ~ 3 年或 5 ~ 6 年将草带和作物带互换一次,形成草粮带状间作又兼草粮轮作。但互换后需调整带宽,使草带与作物带保持原来的宽度比例。

3. 4 休闲地上种绿肥

3. 4. 1 作物未收获前 10 ~ 15 d,在作物行间顺等高线地面播种绿肥植物; 作物收获后,绿肥植物加快生长,迅速覆盖地面。

3. 4. 2 暴雨季节过后,将绿肥翻压土中,或收割作为牧草。要求整个暴雨季节地面都有草类覆盖。

3. 4. 3 如因故不能在作物收获前套种绿肥,则应在作物收获后尽种,并配合做好水平犁沟。

3. 5 合理密植

适用于原来耕作粗放、作物植株密度偏低的地区。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增施肥料、精耕细作、实行集约经营、结合等高耕作、合理调整并增加作物的植株密度,以保水保土保肥,提高作物产量。不同条件下分别采取不同的做法:

3. 5. 1 水肥条件较好的,较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植株密度,可同时缩小株距与行距,或行距不变只缩小株距,株距不变只缩小行距。

3. 5. 2 水肥条件较差的,顺等高线适当加大行距而缩小株距,实行宽带密植,保持地中总的植株适量增加,以有利于保水保土,同时能适应较低的水肥条件。

4 第三类保水保土耕作———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

结合农事耕作,采取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减轻土壤冲刷的做法。

4. 1 深耕深松

耕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入渗能力为原则,一般 25 ~30 cm。

4. 2 增施有机肥

要求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提高田间持水能力和土壤抗蚀性能。

4. 3 留茬播种

适用于同一地块中两种作物不能套种的坡耕地或缓坡风蚀地。

5 第四类保水保土耕作———减少土壤蒸发的保水保土耕作

5. 1 地膜覆盖

适用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结合早春作物播种。

5. 2 秸秆覆盖

适用于燃料、饲料比较充裕的地方。

二、理解与实施

保水保土耕作是一种耕作方法,是在坡耕地上结合每年农事耕作,采取各类改变微地形或增加地面植物被覆,或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以保水保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为目的。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保水保土耕作方法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做法。

秸秆覆盖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其主要效应在于保蓄水土,以利于减少水土流失、减缓土地衰退。秸秆覆盖主要适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可以起到保墒、保温、促根、抑草、培肥的作用。在农田表面覆盖一层秸秆,可以减少土壤蒸发,增加土壤贮水量,使耕作层能长期保持湿润状态,有利于抗旱保苗; 并可稳定土壤温度,使冬季、早春增温,夏季降温,促进作物生长; 还能避免降雨的雨滴直接冲击地面,保持土壤结构; 下茬作物播种时将秸秆翻入土中,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覆盖后作物产量比不覆盖一般增产10% ~20%,近年来在北方大面积推广,已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覆盖生产的效果显著,目前,不但应用于蔬菜栽培,也相继用于大田作物、果树、林业、花卉等在北方旱区应用地膜覆盖还具有抗旱保墒效果。多雨季节地膜覆盖还有防雨、排涝效果,很受生产者欢迎。为此,新标准 GB/T 153. 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第一部分 “保水保土耕作法”中增加了 “第四类保水保土耕作———减少土壤蒸发的保水保土耕作”。

三、示 例

保水保土耕作是一种在坡耕地上结合每年农事耕作,采取各类措施,以保水保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为目的。示例一、二、三、四分别介绍了四类保水保土耕作法中的抗旱丰产沟、草间轮作、深耕深松和秸秆覆盖技术,结合实践,简单叙述了各技术的做法、效益等。具体要求可参见各规范。

示例一:第一类保水保土耕作———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抗旱丰产沟

1.应用背景

内蒙古赤峰地区有山旱坡丘陵地近46.7万hm2,其中坡度较大的有近20万hm2。由于干旱缺雨、土壤瘠薄、石头多、风蚀及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区的粮食产量一直低而不稳。

2.基本做法

丰产沟就是在山坡旱地上,沿着等高线的平行方向,每隔1.0~1.5m宽的距离,挖一个宽40~50cm,深35~40cm(根据降雨强度而定)的带状沟畦,在带状沟畦的下方垒宽30cm、高25~30cm的土埂。人工建造丰产沟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多采用丰产沟犁。挖时生、熟土分离,先刮表土于坡上,挖生土筑埂,沟挖好将熟土入沟,并在沟畦内施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用以培肥地力。适栽作物为玉米、高粱、向日葵、马铃薯及其他杂粮品种。

(1)挖沟技术。挖丰产沟一般要在秋季进行,挖前要察看地势,选择土层深厚的坡地,沿等高线平行方向划好线。在挖的过程中应不打乱土层,把生土层放在沟底层或垒沿,熟土层放在沟的上部,回土要快避,免失墒。宜秋季挖,天气冷凉,有利保墒。

(2)施肥技术。在挖丰产沟的同时,要施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以培肥土壤,增强地力。一般施3000kg/667m2以上。播种时,一般要增施种肥做底肥,以利培育壮苗,促使根系深扎,提高后期的抗旱能力。

(3)耕作保墒技术。秋收后,及早灭茬,深翻施肥,熟化土壤,等待降雨,以便充分接纳雨水蓄墒,雨后要进行及时耧地,要耧平耧细,防止跑墒。上冻后或三九天有条件的可进行压地,打碎坷垃,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跑墒。早春土表解冻时,要及时顶凌耧地,破除板结,防止水分蒸发,等待播种。

(4)种植技术。

1)播期选择。为了抓全苗,早春墒情好时,可充分利用降雨期正常播种;墒情差时,可充分利用雨后抢种。雨后播种可根据降雨的早晚决定种植作物的种类。在赤峰一般透雨在5月中旬,可选种耐旱的高粱、谷子、油用向日葵、大豆等中熟品种为宜;透雨降在5月下旬,可选种谷子、大豆、杂粮等早熟品种为宜;透雨降在6月中旬,尽量选种小杂粮。

2)适宜的种植密度。由于带状沟畦的间距较大,通风透光好,土壤肥力也较坡地为高,因此要适当密植。一般种油用向日葵,条状保苗2500~3000株/667m2,每穴1~2株;高粱保苗3000~3500株/667m2,每穴1~2株,谷子条状保苗1800~2000株/667m2,大豆保苗4000~5000株/667m2。

3)加强田间管理。

A.播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时开沟深浅合适、一致,覆土细碎,严密,行株距规格整齐一致,下种适量、均匀,保证达到苗全、齐、匀、壮的目的;

B.间苗、除草、松土:适时间苗、去除田间杂草、松土,以使作物幼苗得到良好的生长;

C.追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追肥,追肥量应根据不同作物生长情况而定;

D.病虫害防治:注意田间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喷洒农药,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E.及时收获:山坡地段一般秋风较大,应及时收获,做到丰产丰收。

3.有利因素

(1)有利于蓄水保墒。在带状丰产沟内,由于加厚了活土层,耕层内的土壤也比较疏松,从而增强了蓄水保墒能力,在雨季降临时可有效地减轻地面径流和雨水冲刷,使雨水流入沟内,有效地接纳雨水,蓄纳地下墒。

(2)有利于深翻改土,培肥地力。在山旱坡地挖带状丰产沟,由于实行了局部深翻,加深了耕作层,扩大了作物根系的活动范围,可以使有限的农家肥得到充分发挥。据喀喇沁旗调查,带状丰产沟田的速效N、P、K均高于普通坡田。

(3)有利于抗旱,获得稳产。由于带状丰产沟内的活土层较厚,蓄水保墒能力的加强,能促使作物根系深扎,进而增加了抗旱能力。

(4)有利于光能利用及提高产量。由于丰产沟的带状沟畦间隔宽,通风透光好,因此,作物处于不同等平面上,充分发挥了边行效应,对于提高产量极为有利。

示例二:第二类保水保土耕作———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草间轮作

1.应用背景

草田轮作是发展养殖业、提高地力、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草田轮作在农牧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意义十分重大。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嫩江西岸。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1℃~1.3℃,年降水量400~500mm,≥10℃积温1815℃~2413℃,无霜期100~134d。

2.基本做法

采用伏秋起垄的方式,该地为连续利用3年的苜蓿地,现种植玉米。底施农家肥30000kg/hm2,种肥施磷酸二铵75kg/hm2。播种期为每年的5月5日~10日,播前将种子晒2~3d,并用锌硫磷50%乳油拌种,播种量45kg/hm2,行距60cm,株距27~30cm,保苗达到3500~4000株/667m2。出苗后及时查田,发现缺苗及时补苗,在苗长出3~4叶时定苗,并中耕一遍。6月中旬施拔节肥37.5kg/hm2,并进行第二遍中耕。在乳熟—蜡熟期拔大草,放秋垄。9月末,玉米果穗完熟后期收获。

经过连续3年的调查统计,玉米产量比未进行轮作的耕地平均增产18%、15%、14.3%。

3.有利因素

(1)大量残根留在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生长多年的苜蓿,大量根系残留在土壤中,能丰富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家畜采食苜蓿草,粪便回施农田。大量高产优质的牧草被家畜采食,其粪便回施到农田,可使地力不断提高,促进玉米生长,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3)病虫害减少。通过草田轮作,使病菌、害虫因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而死亡,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示例三:第三类保水保土耕作———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深耕深松

1.应用背景

甘蔗是一种热带、亚热带作物,属喜高温强光照、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高秆作物。我国的蔗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等。当从蔗区的气候和灌溉条件看,季节性干旱是甘蔗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除了选育适合这些地区抗旱的甘蔗优良品种之外,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技术尤为重要,是获得甘蔗高产高糖的重要途径。

2.基本做法

深耕———采用有壁犁的耕作,耕作时将表土翻下,底土翻上,打乱耕作层的土壤结构。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挂铧式犁进行犁耕作业,耕深要求在30~40cm。

深松———采用无壁犁的耕作,耕作时不翻动土层。深松是在浅耕的基础上进行,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深度要求在30~50cm。

(1)作用与机理。

1)深耕技术。深耕翻是为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集中的孔隙度,以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避免产生地表径流,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创造一个深厚的耕作层的一项耕作技术能促进甘蔗生产发育。

2)深松技术。深松打破犁底层,使雨水渗透到深层土壤,增加土壤储水能力。它是不翻动土层,不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新型耕作技术。深松有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两种。全面深松是用深松机在工作幅宽上全面松土,局部深松则是杆齿、凿形铲进行间隔的局部深松。

(2)技术要求。

1)深耕技术。适耕条件为土壤含水量在15%~22%;深耕深度一般30~40cm,且深度一致;耕幅一致,避免重耕、翻耕;深耕时间一般应在雨季开始之前进行,以便充分接纳雨水。

2)深松技术。蔗地深松深度30~50cm,深松间隔40~70cm;行间深松深度25~30cm;适耕条件为土壤含水量在13%~22%;深松作业时间,要求在播种前进行;深松作业中应加施底肥,培肥地力。

(3)作业机具。

1)深耕技术。深耕一般用有壁犁进行耕作。目前常用的机具有:1LD-440型四铧犁、12F-125型翻转犁、1L-330型悬挂三铧犁、1LS-245悬挂深耕三铧犁等。

2)深松技术。一般采用1KL-3型、1SQ-240型全方位深松机、1SQ-340型深松机、1SQ-335型深松机等。

(4)注意事项。

1)深耕技术。

①深耕作业宜在前茬作物收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因为这时耕地可及时将地面的残茬和残草翻入土中腐烂,减少以后病虫害和杂草繁殖,同时也有较多的机会接纳降水和促进土层熟化,争取早耕更为重要;

②深耕是重负荷作业,一般用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行,深耕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层深浅确定,切忌将生土翻入耕层;

③深耕周期可根据甘蔗生产周期进行,在南方一般为一年新植,两年宿根,三年深耕一次为宜;

④深耕的同时应配合加施有机肥。由于深耕土层加厚,配施有机肥后,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肥力的恢复。

2)深松技术。土层浅,土壤肥力低的蔗地,深松宜浅一些,关键是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土层疏松的砂壤土、砾土等不宜深耕;深松周期应为每隔2~3年深松一次。

3.效益

(1)深耕技术。蔗地机械深耕深度平均为35cm,人畜力耕平均深度为17cm,机耕比人畜力耕亩均增产37%,提高糖分绝对值1.29%。

(2)深松技术。蔗地全面深松深度30~40cm,人畜力耕15~20cm,机械与人畜力深松作业相比增产23.4%,提高糖分绝对值0.29%。

示例四:第四类保水保土耕作———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秸秆覆盖

1.应用背景

重庆市坡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5.3%,坡耕地土壤胶体品质差,结构不良,土层浅薄,蓄水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冬干、春旱频率高,缺少灌溉措施,基本上靠天吃饭。针对重庆市巴南区旱地雨养农业的实际情况,当地采用秋马铃薯秸秆(或其他材料)覆盖栽培,以调节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条件,达到秋马铃薯增产增收的目的。该地坡耕地坡度17°,土壤类型为灰棕紫泥土。

2.基本做法

(1)覆盖和施肥。

施底肥:每公顷用磷铵375kg、土渣肥6375kg、水粪32970kg淋窝;

稻草覆盖1:覆盖量为11269.5kg/hm2;

玉米秸秆覆盖1:覆盖量为13077kg/hm2;

稻草覆盖2:覆盖量为15027kg/hm2;

玉米秸秆覆盖2:覆盖量为17436kg/hm2。

(2)结果分析。

1)稻草和玉米秸秆覆盖土壤侵蚀量为露地栽培的57.1%~71.4%;

2)稻草覆盖1、玉米秸秆覆盖1、稻草覆盖2和玉米秸秆覆盖2产量分别增加38.3%、33.1%、76.7%和58.7%;

3)稻盖增产幅度较玉米秸秆覆盖分别高5%和18%。同种秸秆覆盖以高覆盖量增产幅度大,稻草覆盖2比稻草覆盖1增产38%、玉米秸秆覆盖2比玉米秸秆覆盖1增产25%;

4)稻草覆盖效果优于玉米秸秆覆盖;

5)秸秆覆盖的节水效果主要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和中期,同种秸秆覆盖下,土壤含水量并不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

6)稻草和玉米覆盖杂草量为露地栽培的9%~57%;

7)稻草覆盖比玉米秸秆覆盖更有利于土壤小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而且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

3.有利因素

(1)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地面秋冬季节极端温度的出现;

(2)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3)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

(4)秸秆覆盖后,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

(5)土壤小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参考文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2004.甘蔗生产过程中的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农机科技推广(7):19~20.

刘成龙等.2007.草田轮作粮食增产效果分析.内蒙古农业科技(6):58.

索朝和等.2008.抗旱丰产沟技术的推广应用.内蒙古农业科技(3):94.

许静,唐晓红等.2006.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土壤性状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2(6):333~336.

蒙古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内蒙古自治区不属于哪个省,因为内蒙古就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它下边现辖9个地级市和3个盟。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

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区。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千米;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千米;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和俄罗斯接壤,拥有二连浩特市和满洲里市两个重要的口岸,国境线长4200千米。

地形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

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内蒙古都有哪些城市

现在的蒙古分内蒙、外蒙,内蒙首府呼和浩特,是中国的一个省,外蒙建都乌兰巴托,是独立主权国家。历史上,在汉唐元明清等国土版图较大的时期,蒙古曾经部分或者全部的属于过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下辖9个地级市、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县级市);

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内蒙古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截至201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

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千米;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千米;

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千米。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1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

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中国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百度百科_ 内蒙古

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9个地级市、3个盟,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3个自治旗、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大街1号。

9个地级市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

11个县级市为:霍林郭勒市、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丰镇市、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