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气走势图最新_北京天气走势
1.春节前鸡蛋价格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2.汽油全年涨435元/吨,汽油价格是全国统一的吗
3.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4.北京市交通委举行智慧交通服务市民出行是真的吗?
5.有没有关于氟利昂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的资料啊?
搜猪网观点,今日全国生猪均价13.50元/公斤,较昨日涨0.18元/公斤,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3.84元/公斤,较昨日涨0.06元/公斤。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继续上涨,山东、广东、福建、湖南等省份局部地区猪价上调0.05-0.1元/斤,河南、北京下调0.05-0.1元/斤,全国猪价呈现整体稳中有涨态势。
上周猪价上涨地区主要在北方,南方表现比较安静,生猪调运增加,北京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周围省市调运北京力度加大,这周猪价开始下调。上周猪价上涨
慢慢传导到南方,本周猪价则有上周涨价区下跌的态势。就目前猪价走势看,猪价上涨后一周左右传导到其他省市,当地猪价一般会有所下调。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
原因是终端需求增幅有限,不能支撑猪价持续上涨。短期内猪价仍是上扬的趋势,但是上涨地区或涨价一周左右时间后会有下调的趋势,建议养殖户做好出栏。
另外,天气越来越冷,气温逐渐降低,猪群抵抗力下降,疾病疫情易发,做好保温和饲养管理是关键。
春节前鸡蛋价格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进入3月份,农产品市场也和天气一样,一边是粮价越来越暖,屡创新高,另一边是猪价、蛋价则是涨跌两难,乍暖还寒,给人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从行情的变化和表现上看,即有机会与暴利,也有风险与挑战。
下面一起看看市场行情:
01、玉米行情崛起,抢粮大战已经爆发
年后的玉米市场,前3周弱势震荡,全国各地玉米企业收购均价一度回撤到2600-2700元左右,但是经过一周来的上涨,平均涨幅在大约100元。
目前玉米市场仍在上涨当中,3月2日市场显示,又有19家玉米企业上涨,主要集中在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份,上涨幅度在10-40元不等,比3月1日上涨情况有所收窄。
对于当下玉米市场连续走强,业内人士分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预计4、5月份的上涨行情提前到来,也有的认为是俄乌冲突产生的连锁反应,带来的暂时性波动,真正的反弹行情还没有到来。
不过在个人看来,在俄乌冲突的国际形势下,玉米出口一定会受到影响,数据显示,乌克兰玉米出口在世界排名第4,3350万吨,占全球出口量16%。
俄罗斯也有占全球2.2%450万吨的出口量。
再叠加饲料价格大幅上涨、成品油居高不下、生猪产能高企的诸多利好之下,玉米市场的的低点可能在2月份已经出现,目前大概率是行情上涨的拐点。
还有一点就是按照目前的土地租金、化肥价格、人工价格等因素,目前的玉米价格并不高。
02、小麦连创新高,1.6元已踩在脚下
说到小麦市场,也许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很多人都把价格的天花板定在了1.5元这个位置上,然而市场就是市场,目前有些企业已经突破了1.6元的高位。
从小麦期货市场上了解到,CNN网站3月1日报道,小麦期货周二上涨约5.35%,达到2008年以来的14年最高价格。
从国内面粉企业购价格来看,已经连续10天左右的上涨,价格从当初的1.44-1.48元/斤,上涨到目前的1.52-1.62元/斤,涨幅带是相当明显的。
3月2日市场显示,今天又是个满堂红,共有29家小麦加工企业上涨,上涨幅度也是十分可观的,上涨居前的企业有:永明面业每吨上涨110元,报价3140元/吨;周口五得利上涨100元,3100元/吨;宿迁五得利上涨100元,3120元/吨;涡阳正宇面粉上涨100元,3120元/吨。
还有柏乡五得利、河南牧原、漯河中粮、周口鲁王等多家企业上涨80元/吨,具体报价见下表:
小麦价格上涨,估计得有60%的成份是因为国际因素,国内因素对小麦价格的影响并不大,大家知道俄罗斯是全球小麦最大出口国,乌克兰排名第5,两国小麦出口占全球小麦出口的29%,将近三成,如果两个国家因冲突影响到小麦出口,甚至小麦生产,对全球小麦供应都会产生影响,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小麦涨价。
但是由于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影响会打一定的折扣,个人估计小麦整体进入1.6元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说继续上涨,可能性并不大。
03、猪价逢利好不涨,行情堪忧
春节之后的生猪行情,出现了弱势盘整的走势,最近1周虽然有所企稳(3月2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6.18元/斤),但是仍没有启动上涨的迹象,尤其是近日华储网发布重大利好消息,于3月3日、4日2天时间启动2022年首次猪肉收储工作,拟定购量4万吨。
可以说这对于生猪市场绝对是一个“重磅利好”,然而市场却并不买账,没有像往常那样出现明显上涨。
3月3日猪价系统显示,市场只有重庆、四川两省市上涨,其中重庆猪价每斤微幅上涨0.05元,主流价6.1-6.5元/斤;四川上涨0.10元,6.3-6.5元/斤。
同时还出现3个省份的下跌,山东下跌0.10元,6.2-6.5元;吉林下跌0.10元,5.8-6.0元/斤;辽宁下跌0.10元,6.0-6.1元/斤,其他省份全都按兵不动。
从行情的形势分析,在重磅利润的刺激下,猪价仍然没有较好的反应,再叠加生猪价格在产能高企、消费清淡、市场情绪不佳等多个因素之下,上半年的行情令人担忧。
04、蛋价走势纠结,上涨乏力
说到鸡蛋市场,大家一定感觉到,春节之后鸡蛋价格出现了先跌后涨的走势,但是最近几天上涨已经明显动力不足,在价格上,绝大部分地区鸡蛋批发的主流价格处于3.70-3.90元左右,每斤4元似乎成了天花板。
3月2日,鸡蛋市场略有好转,只有少部分地区鸡蛋价格出现缓慢回升。
据了解,北京大洋路鸡蛋拿货价每斤下跌0.02元,3.81元/斤;整个北京地区主流价上涨0.04元,3.82元/斤;广东东莞上涨3分,3.94元/斤;哈尔滨涨1毛,3.9元/斤;辽宁朝阳涨5分,3.65元/斤;辽阳涨1毛4分,3.87元/斤;河北承德涨4分,3.71元/斤;湖南常德涨2分,4.11元/斤。
虽然今天局部地区蛋价有所回升,但是从今天的期货市场来看,高开后震荡回落下行,收盘价4290元/500KG,跌幅0.42%。
同时,叠加3-5月份的消费淡季,鸡蛋价格突破4元有难度,大概率会维持在3.5元左右波动,极限价格有可能会靠近3元附近。
各位朋友,近期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明显大涨,而生猪和鸡蛋价格却步履蹒跚涨不动,你是怎么看的?4个当中哪一个会涨?(文/三农广讯)
汽油全年涨435元/吨,汽油价格是全国统一的吗
猪肉价格在连续5个月下跌之后,近来企稳回升。据农业部500个集贸市场监测,我国猪肉价格2016年12月份第4周为每公斤28.33元,环比涨0.3%,同比涨5.7%;12月份全国玉米价格为每公斤1.95元,环比涨1.0%,涨幅低于生猪价格涨幅,推动猪粮比价较上月提高0.20个点,达到8.95比1,养殖户获利丰厚。
问
什么原因导致猪肉价格回升?
近期市场上猪肉供应一直都很充足。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屠宰量环比、同比均增长,冻猪肉进口也始终保持高位。农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1912.94万头,环比增6.8%,同比增1.1%。数据表明,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纯属季节性消费拉动。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介绍,腊月是我国传统猪肉消费旺季,南方有制腊肉风俗,北方有“杀年猪”风俗,会显著提振猪肉消费。近期北方各地区气温下降迅速,居民对肉类消费需求增加,支撑北方各省份猪价上涨,推动全国猪肉价格上涨。此外,部分养殖户期望压栏至春节前后出栏,也为猪价上涨注入动力。
问
雾霾天气对猪肉价格有何影响?
2016年12月21日,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批发价一下子蹿高到22.3元,达到7月上旬时的价位,随后持续回落。据屠宰厂代理商反映,因严重雾霾天气影响了毛猪运输,屠宰厂上调了白条猪的出厂价。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在接受访时表示,猪肉价因雾霾初起而上涨,又因雾霾消散而回落,这种现象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次上涨持续时间很短,没有拉起猪价,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毛猪供应相对比较充足,猪价没有继续冲高的动力。
问
春节前夕猪肉价格会大涨吗?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近期猪肉价格回升不会开启新一轮牛市。
朱增勇表示,我国猪肉市场依然面临着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农业部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环比减0.6%,较年初减2.3%,同比减3.2%,连续36个月同比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0.5%,连续5个月减少,较年初减少3.0%,同比减少3.7%,连续39个月减少。预计2017年1月份猪肉价格稳中上涨,但涨幅较温和,猪价难创新高。春节过后,猪价将稳中趋降,下跌幅度也不大。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新京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12月29日0点上调汽柴油限价,汽油每吨上调70元、柴油每吨上调70元。本次调价是年内第十一次上调,本次调价过后,2017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十一涨六跌八搁浅”的格局。北京市92#汽油价格调至6.84元/升,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汽油多花约2.5元。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18年1月12日24时开启。
因为零售的汽油含了车辆通行附加费,另外,全国各地价区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加上运费等问题。各地出产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密度也会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因此全国各地的折算比例是不同的,这就造成成本的差异,从而引起涨幅标准的不同。
油品最高限价是全国统一的。
1、只是目前有国四、国五等区分,发达地区使用的国五油(92/95/98),欠发达地区使用的国四油(90/93/)。国五标准油比国四标准油的主要有毒有害物排放少一半以上,所以价格高。另外,品号不同,价格不同。
2、每个地区石油公司有降价的权利(允许低于发改委规定的限价,但不能高于发改委规定的价格)。
所以导致了油价不一,但最高限价都是统一由发改委制定的。
12月18日(周一),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上调2018年1月美国原油产量预期,加重了市场对美国原油持续高产的担忧情绪。
另一方面,北海福蒂斯输油管道在上周因破损被迫关闭带来的利好影响依然为布油带来有效支撑,油价收盘涨跌互现。
纽约商品期货WTI 1月原油期货合约收盘下跌0.14美元,至57.16美元/桶,跌幅0.24%。洲际布伦特新换2月原油期货合约收盘上涨0.18美元,至63.41美元/桶,涨幅0.28%。
市场走势概况:今日国内汽柴行情继续下行,市场交投气氛愈显清淡。
总结:分析来看,原油期价走势震荡,消息面指向仍不明朗,业者心态普遍悲观。随着天气转冷,柴油终端需求萎缩明显,加之前期市场价格过高,多数主营单位汽柴报价开始理性回调。
近期地炼企业库存高位,出货压力加大,汽柴报价亦开启下跌模式。但相比较而言,主营批发环节仍无价格优势,故实际出货情况并不理想。
北京市交通委举行智慧交通服务市民出行是真的吗?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於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为迎接飞船随时可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那间,太空人发出指令,舱上的切割器会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坐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在2005年10月17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返回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长达3分钟。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鼓掌庆祝。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计相差仅1公里。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作人员招手。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并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简体中文:余;繁体中文:馀)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搭载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共八类六十四种,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两岸可以实现和平统一。
极地考察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上海世界博览会会旗和“国防教育”、“见证中华腾飞”等旗帜,以及《六骏图》、《神州颂》、《长征万里图》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各地回应
香港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祝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立法会议员发贺卡给中央。[://hk.news.yahoo/051012/12/1hjz3.html]
美国 - 美国院发言人埃雷利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三个国家能成功发展载人航天科技,美国欢迎中国和平发展太空研究。[://hk.news.yahoo/051012/12/1hlch.html]
美国太空总署署长格里芬10月12日发表声明,指神舟六号升空证明中国已跻身「精英国家」之列。声明指,「中国再次展示,她是其中一个能载人上太空的『精英国家』之一。我们祝愿他们任务顺利,并期待他们的太空人安全归来」。[://hk.news.yahoo/051013/12/1hlmy.html]
俄罗斯 - 俄罗斯航天局副主管莫尔西耶夫说:「再有强国加入这个太空俱乐部。我们期望在所有范畴上跟他们进一步合作,包括载人航天飞行。」他又指,俄罗斯正「密切关注」中国的太空计hua 赞同2| 评论 2007-5-19 20:23 pyx19 | 一级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於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为迎接飞船随时可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那间,太空人发出指令,舱上的切割器会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坐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在2005年10月17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返回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长达3分钟。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鼓掌庆祝。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计相差仅1公里。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作人员招手。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并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简体中文:余;繁体中文:馀)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搭载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共八类六十四种,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两岸可以实现和平统一。
极地考察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上海世界博览会会旗和“国防教育”、“见证中华腾飞”等旗帜,以及《六骏图》、《神州颂》、《长征万里图》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有没有关于氟利昂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的资料啊?
9月5日,北京市交通委举行以“智慧交通 服务出行”为主题的政务开放日活动。当日,来自北京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热心公共事务的社会监督员等共30余人走进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简称TOCC),深入了解综合交通监测大数据背后的北京交通运行特征与出行规律。
在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业务平台统领下41个应用系统高速运转、6000多项静动态数据实时集、60000多路动态传输,24小时全天监测,织就了保障北京交通正常运转的监测服务体系。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是北京市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智慧中枢,建成了全国首个集综合交通动态运行监测分析、管理应用、公众信息统一发布于一体的省级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业务平台,融全面监测、协调联动、应急保障、运行分析、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大到分析交通运行规律、预测交通运行走势、掌握路网总体运行动态;小到每条道路现在堵不堵、哪条路上正在占道施工、大雾天气哪条高速公路正在封路、现在哪个地铁换乘通道拥挤,这些信息TOCC都会第一时间发布。
活动当天,市民代表等一行30余人首先观看了TOCC宣传片,听取了TOCC功能介绍,现场参观了监测大厅、1039北京交通广播直播间、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大数据分析开放实验室,工作人员结合监控大屏、电子沙盘介绍了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分析的实际应用情况。参会代表通过实地体验北京交通大数据搜集、分析、研判、发布的全过程,全面了解了北京市智能交通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行监测服务工作,进一步认识到了交通拥堵的成因,纷纷表示要更多绿色出行,为北京交通运行通畅做贡献。
22世纪环境回顾:污染篇-[子曰]
--转载自: CRIonline-环球风情-探索
--原文来自: 《三思科学》网站
(主要看看文章后面的,前面的是说未来的事)
二、污染篇
Fred Pearce
在2050年时,这颗行星还不是这样糟糕的。在亚洲最后的氟利昂工厂关闭之后,臭氧层迅速愈合。由于在全球种植“碳沉降”森林网以吸收二氧化碳,气候变暖的趋势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亚洲人接受了西方的生育习惯,全球人口危机终于并没有出现。
不错,亚洲人也接受了西方人开汽车的习惯,烟雾在北半球温暖的温室空气里稳定地弥漫开来。不过这是人们早已料到的事,因此并未引起多大注意。
当时的口号是财富。在印度的高速公路上,神牛让路给赛车。事实上,当布什家的第三代入主白宫——在乔治·布什和他的哥哥杰布长达16年的统治之后——时,在2050年,整个世界开始变得跟得克萨斯一样了。
然后它到来了——所有人都未预料到过的末日环境大决战。发出警告的气象学家Bob Zimmerman评论说: “在有污染之前便开始从大气中清除污染的小分子——行星的清洁工——没有出场。”
故事从俄勒冈开始, 那是Zimmerman和他的同事们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他们吸取太平洋的空气,从中寻找污染大气的新型化合物。但这一次令他们担忧的,不是他们所找到的东西,而是所没有找到的东西。羟基原子团,非常活跃、能够氧化大多数普通污染物的分子,消失了。
起初这很难断定。单个的羟基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悬浮时间不会超过一秒,而且其数量本来就不多。它以前的浓度大概是万亿分之一,所占比例比胡夫大金字塔那么大体积的气体中的一点点儿还要少。
但季节变迁中,太平洋到俄勒冈的空气里,羟基越来越少,而污染物越来越多。“没有羟基,大气中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清除亚洲的工厂和汽车排出的污染物,” Zimmerman说。羟基是大气的清洁剂,它能使污染物氧化,使其能溶于水,从而被雨水带走、消失。北半球的烟雾每一个月都更重一些。人类文明正被未曾消化的污染所吞没。
在2050年以前,除了一小群大气化学家之外,极少有人知道羟基。但是突然之间,这个难懂的词汇开始妇孺皆知。起初,新任总统布什在念这个词总有点结巴:“羟……羟基?”但随着烟雾日趋严重,他提出了那个大问题:“该死的,这些羟基究竟都上哪儿去了?”
科学家没能立即给出回答。他们正在发慌,就像20世纪80年代因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而发慌那样,没有任何人预见到后来被称为“羟基大破坏”的。
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对羟基的问题表示过担忧,当时美国宇航局设于弗吉尼亚州Hampton的Langley研究中心的Joel Levine发现,在1950至1985年间,大气中的羟基含量下降了25%。 但没人多加注意,因为测量这玩艺儿的含量实在太困难了。在世纪之交那多如牛毛的大气化学研究里,它几乎不见踪影。不错,研究人员预见过,大气污染将越来越普遍。2001年,联合国间气候变化小组警告说,在半个世纪内,甲烷的排放量可能上升50%, 而烟雾化学物质例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臭氧的浓度,可能增加一倍或两倍。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他们还预见到,在2100年前,羟基含量会下降20%,原因是大气面对那如潮水般涌来的污染只能提供有限的氧化物。IPCC的报告甚至还简要地考虑了“未来的(污染物)排放量可能超过对流层氧化能力的可能性”。但这只是一份数千页的报告中的一句话。没有几个人读到它。
无论如何,担忧中的羟基减少并没有在那时出现。甚至与此相反,在20世纪快结束的时候,羟基含量甚至还增加了,以比以前快一倍的速度洗刷着污染物。羟基原子团主要被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消耗,后者在与羟基相遇的过程中解体。感谢羟基的这额外一击,甲烷在大气中生存的典型寿命由12年降到10年。美国大气中消耗羟基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的浓度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之间下降了超过1/5。科学家简单地把这一现象称为“新空气”(译注:此语双关,原文为breath of fresh air,在英语习惯用法里也指“带来新气象的人”)的奇迹,而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到2050年,当然,他们的后继者对前人就这样错失了解羟基化学的机会非常不满。
然后,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一份1993年的文件,它是美国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Boulder)的Sasha Madronich提出的。他警告说,羟基化学里隐含着导致失控反应的因素,可能使大气是羟基含量崩溃性地下降。他说,如果大气不得不吸收更多的污染物,羟基就可能减少,反过来降低污染物被清除的速度,导致更多污染物堆积。他的模型研究表明,“超出某一极限值,羟基将灾难性地减少”。他认为,对这一正反馈过程的研究,应当是“对流层化学中的主要问题”。
或许有点希望。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2001年4月份的一份补充材料里,根据羟基大破坏描述了一种设想中的晦暗前景。Madronich对这本杂志说,“在严重污染之下,大气化学开始变得混乱无序,极端难以预测。”他说,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许多城市地区的污染已经足够严重,使得羟基水平受到抑制。他给出了一个严厉警告:“如果将来大气大面积污染,达到目前雅典和墨西哥城的程度,我们就可以预见到全球水平上的羟基崩溃。”
科学家忽视羟基的一个原因是它的表现太令人难以捉摸。1999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Paul Crutzen报告说,在海洋上,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实际上增加了羟基的产生量,在主要航道上,羟基浓度大概是背景浓度的5倍。然而人们没有多加注意的是,这一效应仅在非常清洁的空气里产生。在污染严重的区域,氮氧化物会极高的速度消耗羟基。
使羟基不受重视最重要因素,是消耗掉大气中一半羟基的一氧化碳看上去明显并无害处。一氧化碳通常由森林大火和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一直是污染物中的灰姑娘。它在大气中的存在似乎并不造成什么困扰,即便它的浓度从1800年到2000年间增加了2倍、并且在继续增长。它在大气中并不长命,不造成酸雨,也不导致全球变暖,几乎就是根本不在任何重大环境中出场。
直到2050年羟基含量灾难性的下降。突然间整个世界变得像一个洗碗池,堆满了油腻的盘子。洗涤剂没有了,油脂就凝结在盘子上。
在21世纪50年代,烟雾污染迅速地严重起来。中国飘来的二氧化硫停留在日本上空,拒绝变成酸雨。南太平洋诸岛不时地淹没在菲律宾来的烟雾之中。哮喘成为全世界30岁以下的人口最大杀手。西伯利亚的麦田——这大概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憔悴荒芜,使俄罗斯发生饥荒。DDT仍被用来对付疟蚊,其不断积累造成大西洋和北冰洋鲸鱼大规模死亡。
新成立的世界环境组织轻率地用激光来制造羟基,这一主意起先由日本公司Ebara在1990年代发起。但它虽在实验室中成功,却对更大范围的大气没什么用处。2058年,布什四世总统接受了科学家关于氮氧化物是最容易减少的污染物的意见。随着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终于准备好了大规模生产燃料电池汽车,布什实施了巨大努力来减少汽车的氮氧化物排放,并警告将对任何不照此办理的国家取经济孤立——甚至更严厉的手段。
但这没起多大作用。布什的建议者们应当更仔细地读一读Mardronich于1993年发表的论文。文章警告,一旦超过羟基水平崩溃的极限,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并不会使羟基含量回升。仅仅回到极限以下是不够的,要挽救大气,必须下更猛的药。
2060年,看上去结局已经临近了。在热带种植的大面积碳沉降森林开始死亡。自从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工厂排放的含硫烟雾使欧洲中部森林死亡以来,林业工作者从没看见过这样的事。这一回,污染穿越数千公里,杀死的树木比上次多几百倍。污染来自四面八方,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它们从本地的大气中驱除。遍及整个星球的污染,开始显露它的影响。
死亡、腐烂的森林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然后,在一次厄尔尼诺带来的大干旱之后,被晒干的树木残骸开始燃烧。2062年,热带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逃离家园,奔向西方,燃烧的森林产生的浓烟紧随其后。当炮舰对准难民船时,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然后科学家作出了最令人意外的发现。那时,大多数人都已经接受了Madronich关于羟基损失与大气危机的理论。但有一些人疑心存在其它因素。在21世纪40年代,大气里发生的最大变化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羟基的彻底崩溃?
答案最终来自一本科普杂志关于环境走势的偶然图表排列。一名读者指出,羟基的下降时间表与臭氧层随着最后一批长命的氟利昂终于消失而愈合的时间表恰好吻合。真相大白:看起来,正是这成功的“补天”,引发了羟基大破坏。
这全要归咎于紫外辐射。正如任何一个20世纪末的小学生都能解释的,臭氧层能够保护地球免遭紫外辐射。但我们也需要紫外线来触发那创造羟基的反应。臭氧层变薄有一个被忽视的好处,就是它允许更多紫外线透过,在大气中产生羟基来减弱污染。就像几个科学家在那时候指出过的,这或许能够解释20世纪90年代行星清洁系统那显而易见的复兴——所谓的“新空气”。
但最后结果是,一旦臭氧层在2040年愈合,紫外辐射下降,大气中的羟基产生过程便崩溃了。新空气消失,羟基产生量下降,意味着大气自我清洁的过程变得更困难。Madronich那羟基的灾难性崩溃与污染的灾难性上升过程开始了。
自21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穹顶逐渐开始遮蔽我们。你们从未走出穹顶之外的人们,要知道这正是我们地球的大气里所发生过的事实。
我无需提醒你们那夺去10亿人生命的战乱与疾病,以及这使我们的环境可以栖居的庞大空调穹顶的安全性。也无需提醒你们那还有更多人、数以十亿计的的人,正在那恶臭的外部大气中居住着。在那里,预期寿命最长为30岁。土地暴露在大气那永远无法再中和的化学沉降物中,他们必须吃那土地上生长出来的食物。
不久,正在同温层喷洒氟利昂的飞行船队,将毁掉臭氧层,使更多紫外线透进来,增加大气中羟基的产量。不久,我们地球上的技术力量将把污染减少到工业化时代以前的水平,科学家告诉我们说这是使那珍贵的分子继续起作用的必要条件。以后,我们或许会在防晒物品的保护下,大胆地重新走回空气中去。
资料:
如果全球汽车数量以目前速度增加,到2025年将超过10亿辆。目前机动车每年排出9亿吨二氧化碳,占到人类排放总量的15%。更多的汽车,即意味着更严重的全球变暖。
也是在2025年,2/3的人将居住在城市里,交通堵塞和污染将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的问题。其中最糟糕的将是亚洲的庞大城市。北京、上海、加尔各答届时将达到2000万人之多,孟买更将达到2500万。
乡间生活也未见得好多少。亚洲的酸雨将更严重,毁掉森林和越冬农作物。情况最糟糕的地区将是泰国、中国东南沿海、印度东北部、朝鲜,那里的经济增长靠消耗富含硫的化石燃料来支持。
工业化国家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也减少了破坏同温层臭氧的氟利昂和哈龙(溴氟烃)的产量。但臭氧层还远未到达安全程度。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发展中国家减少产量的期限为2010年。而且氟利昂的依然存在,巴西、印度、墨西哥和中国的哈龙产量还在增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