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天气预报_瓦房店市属于哪个市
1.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属于哪个市
2.瓦房店属于哪个市
瓦房店属于大连,瓦房店是大连市代管的县级市。
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东邻普兰店区,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接壤,北与营口盖州市接壤,总面积为3794平方公里,瓦房店市有复州古城、仙浴湾、涌泉寺、龙潭道观、香洲田园城、将军石等著名景点。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战国时期始有建制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曲姓商人建起三间瓦房客栈,瓦房店由此得名。境内现存文化古迹多处,具有150余年历史的横山书院曾为辽南地区最高学府。瓦房店市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这里走出的共和国将军多达30余位,是北方有名的将军县。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属于哪个市
属于。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瓦房店市是辽宁省大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因此,瓦房店市属于大连户籍。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市区104公里,是连接沈阳和大连的重要经济区。
瓦房店属于哪个市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
瓦房店市(大连市代管)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地处北纬39°20′~40°07′,东经121°13′~122°16′;东邻普兰店湾,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是连接沈阳和大连的重要经济区。境内交通十分方便,四通八达,长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城八公路横穿东西,大连北三市东西大通道横贯北部三个乡镇。全境总面积3793.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461.2公里,占大连市海岸线总长度的24.2%。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瓦房店市依山傍海,自然景观秀丽。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陆地和滩涂结合的多种地貌类型,自然构成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东部低山叠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海域滩涂开阔平缓。
气候类型
瓦房店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3℃,无霜期165-185天,平均降水量580-750毫米,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43.3千卡/平方厘米。
矿产
瓦房店市矿藏丰富,矿种繁多,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特别是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其中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质页岩、海卵石等储量约有6.5亿立方米。金、银、锌、磷等矿藏也有相当储量。瓦房店市被誉为新兴的“东方钻石城”,金刚石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54%,多呈8面体和12面体,质地优良,晶形完整,色泽晶莹剔透,首饰级含量占70%,在国际市场上属一流。
境内富含天然矿泉,清纯甘洌,含有锶(Sr)、溴(Br)、氡(Rh)、低钠(Na)、偏硅酸(H2SiO3)等16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现通过国家和省鉴定9处,开发4处。境内存储优质地下热,位于许屯镇龙门汤地下热矿泉,水温达63℃,日供水量可达2000吨,含有10余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理想的沐浴和饮用双重型高温热矿泉。
境内石灰石分布广,纵跨3个地质时代,质优、储量大,CaO含量多为50%—53%,大都裸露地表,分布10余个乡镇,面积达327.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62%,存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开发潜力巨大。
历史沿革
瓦房店市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从战国开始有建置记载。
战国,属燕国辽东郡。
秦代,属辽东郡。
西汉置文县,属幽州辽东郡。
东汉改为汶县,属魏国平州辽东郡。
两晋、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辽东郡。
晋元兴三年(404),境内设得利赢城(今得利寺镇龙潭山),属辽东城。
唐总章元年(668),属安东都护府。
辽初为迁民县,属黄龙府,后置扶州,又改为复州,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置复州怀德军节度,辖永宁(后改永康)、德胜(今金州)2县,属东京道辽阳府。
金袭辽制,明昌四年(1193)复州怀德军节度使降为刺史,领永康、化成(今金州)2县和归胜镇(今盖州市归州),属东京路辽阳府。
元初废复州,并入盖州。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金复州万户府,驻金州城,属辽阳行省辽阳路。
明洪武五年(1372)仍置复州。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设复州卫,领左、右、中、前四千户所,卫与州并存;洪武二十八年(1395)四月废州存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清顺治十八年(1661)设复州巡检司,属辽阳府海城县。康熙三年(1664)改属盖平县。雍正五年(1727)分盖平县设复州通判,辖金、复2州之境。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州,属奉天府。
1913年,改复州为复县。1925年12月,县公署由复州城迁驻瓦房店。
新中国成立后,复县初属辽东省。
1954年8月1日辽西与辽东两省合并为辽宁省,属辽宁省。
1956年2月8日属辽宁省辽阳专区。
1959年1月4日改属辽宁省旅大市。
1966年3月16日改属辽宁省辽南专区。
1968年12月26日撤辽南专区,复属旅大市(1981年2月改称大连市)。
1985年1月17日经院批准,撤销复县,建瓦房店市(县级)。
1985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为辽宁省所辖的县级市,由大连市代管。
行政区划
自1985年瓦房店撤县立市以来,城市发展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现全境总面积3793.5平方公里,辖11+(-2)个街道、13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3个市级工业区。
11+(-2)个街道分别为:文兰街道、共济街道、铁东街道、岭东街道、祝华街道、岗店街道、新华街道、太阳街道、九龙街道以及长兴岛街道、交流岛街道(长兴岛街道、交流岛街道由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代管)等。
13个镇分别为:复州城镇、复州湾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炮台镇、老虎屯镇、东岗镇、李官镇、仙浴湾镇等。
6个乡分别为:土城乡、闫店乡、西阳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
2个民族乡分别为: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
3个市级工业区分别为:大连瓦房店工业区(又称瓦房店西郊工业区)、瓦房店祝华工业区、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又称大连松木岛化工区)
2003年,启动了14.38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设,新城区由居住区、商贸区、工业区(大连瓦房店工业区)三个部分组成。区内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工程全部完工。大连瓦房店工业区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开发面积6.5平方公里。居住区内5.3万平方米都市阳光住宅区、7.1万平方米世纪英伦住宅区、3.2万平方米金地河畔住宅区全面竣工。商贸区内汽车配件城、小商品批发城和美食广场全面竣工;家居建材市场等项目开始启动。预计5年内投入基础设施等建设资金16亿元;10年内新城区将成为瓦房店的副中心。
人口民族
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25805人,比上年增加99人。其中:农业人口688448人,占总人口的67.1%;非农业人口337357人,占总人口的32.9%。年内全市出生人口6731人,比上年减少276人,人口出生率为6.56‰;死亡人数3612人,比上年增加374人,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3.04‰。
境内除汉族外,还有24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畲族、达斡尔族、仫佬族、撒拉族、锡伯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
2021年2月18日,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瓦房店市上榜。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瓦房店市位列第156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瓦房店市上榜。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瓦房店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瓦房店市位列第73名。
2019年11月12日,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瓦房店市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瓦房店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46名。
2019年10月,瓦房店市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58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瓦房店市在列。
2017年2月21日,瓦房店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2月7日,瓦房店市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瓦房店属于大连市。
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地处北纬39°20′~40°07′,东经121°13′~122°16′;东邻普兰店区,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接壤,北与营口盖州市接壤,全市共辖9个街道、13个镇、8个乡,1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市区104公里,是连接沈阳和大连的重要经济区。
瓦房店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重要位置,北距辽宁省会沈阳292公里,南与大连新市区毗邻,与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桥相连。海岸线全长461公里,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环渤海经济圈最优良的出海口。正在建设的太平湾港,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口。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复县初属辽东省。
1956年2月8日,属辽宁省辽阳专区。
1959年1月4日,改属辽宁省旅大市。
1966年3月16日,改属辽宁省辽南专区。
1968年12月26日,撤辽南专区,复属旅大市(1981年2月改称大连市)。
1985年1月17日,经院批准,撤销复县,建瓦房店市(县级)。
1985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为辽宁省所辖的县级市,由大连市代管。
2013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同意根据《辽宁省人民关于调整大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辽政发〔2012〕169号)要求将普兰店市的元台镇、瓦窝镇正式划归瓦房店市管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